【新春走基层】捕鱼变搞虾 转产更增收 盱眙龙虾产业助推退捕渔民转产就业

      作为全国闻名的“龙虾之都”,盱眙充分发挥龙虾品牌效应,依托龙虾特色产业优势,积极推动退捕渔民转产就业。两年过去了,曾经的“捕鱼人”,成为现在的“搞虾人”,身份虽然变了,但日子越来越红火。

出台“虾策”,政府“真情实意”

在退捕渔民转产就业之初,盱眙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鼓励退捕渔民从事龙虾产业。为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盱眙县瞄准渔民现实需求,精准出台了“三补三帮”政策。“三补”即龙虾养殖、运输、交易等自主创业贷款贴息补贴,龙虾养殖塘口流转承包补贴,龙虾烧制等餐饮场地租金补贴;“三帮”即帮助培训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技术,帮助提供线上销售和线下加工信息和路径,帮助加入龙虾协会组织。

“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很多退捕渔民都有养虾的经验,他们愿意从事龙虾行业。渔民有需求,我们就要有所应,出台‘三补三帮’政策就是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据统计,全县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的499名退捕渔民中,就有130人从事龙虾产业,占有劳动能力人数的26%。渔民积极性非常高。”盱眙县副县长张远涵说。

培训“虾技”,渔民“热情高涨”

针对退捕渔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年龄偏大的特点,盱眙县把提高就业技能作为突破口,将龙虾养殖、虾稻共生、龙虾烹饪等作为培训重点,通过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让有需求的渔民至少掌握1门实用技能,让他们就业有门路、转产有本领。

盱眙龙虾厨师培训,作为“全国典型劳务品牌”,每年培训“盱眙龙虾厨师”1000余名,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我后悔学晚了,刚开始盱眙县政府组织我们培训,我没有当回事,没想到‘搞龙虾’这么赚钱。我有个朋友叫谢正全,他们夫妻俩都是退捕渔民。他们经过培训后,不仅学会了烧制龙虾,还学会了烧制其他菜品,在拿到35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后就开始创业,租了一间门面房开起了火锅店,夏天烧制龙虾,冬天经营火锅,毛利润一年十几万元,真让我羡慕。我对我们‘大盱眙的龙虾’信心满满,我得好好学、加快学!”退捕渔民戚寿成满怀希望地说。

同时,盱眙县积极组织退捕渔民开展“五进”活动,即进龙虾养殖塘口、进龙虾交易市场、进龙虾烧制饭店、进龙虾加工车间、进龙虾线上网店,通过“五进”活动的参观学习,典型示范,引导更多退捕渔民加入龙虾产业之中。

从事“虾业”,生活“芝麻开花”

为更好帮助渔民站稳脚跟,降低他们的市场风险,盱眙县成立了“盱眙龙虾协会”,并组建了“泗州城工贸龙虾产业联合体”,把龙虾养殖、捕捞、交易、运输、餐饮紧密结合起来,让退捕渔民都加入进来,形成利益缔结机制,让他们既无“购货之忧”,又无“销货之愁”,收获“稳稳的幸福”!

退捕渔民刘子汉自知“文化水平低,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年龄又大,很难在工厂打工”,于是就有了从事龙虾养殖的想法。在参加过县里组织的龙虾养殖技术培训后,他承包了55亩水塘。“去年我投了6万元,但纯利润十几万,这是过去打渔所不能比的。效益这么好,跟政府扶持有很大关系,我养虾时优质的苗种有人供,养成后商品虾有人买,我不用烦神,把虾养好就行了。现在,孩子也快成家了,我们在县里小区买了房,日子也像龙虾一样红红火火,芝麻开花节节高。”刘子汉高兴的说。

“盱眙能够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典型引导、政策帮扶、技术服务等措施,积极引导退捕渔民从事龙虾产业,渔民生活质量不减反增,为全省退捕渔民就业安置工作树立了榜样、做出了示范。”省禁捕退捕专班负责人说。(陈林 丁蔚文)

融媒体编辑:宋莹莹

责任编辑: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