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到“我们” 冬奥呈现多样化“吸睛”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理念的倒计时短片,“破冰”而出的冰雪五环,寓意深刻的“和平鸽”表演,低碳环保的点燃主火炬仪式……每一个细节都浸透着中国式浪漫。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相比,更多表达的是一种柔韧的底气。这背后,是更加开放,是心态从容,更是科技创新。从2008年到2022年,十四年里已有许多转变,如今,从“我”到“我们”,是中国整体的发展。

搭建友谊桥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冬奥开幕式上由烟火组成的迎客松只是个开始。免费的自助餐厅,600多道美食,甚至还有机器人调酒师、机器人茶艺师。本届冬奥会上,谷爱凌在U型场地训练时一边吃包子一边接受采访,和她一样,还有许多运动员都被奥运村的中国美食征服。不仅如此,美甲、美发、VR体验、骑着自行车在冬奥村里遛弯儿、学习中国功夫……运动健儿们解锁花式冬奥。诚意满满的冰雪之约将架起一座和平、友谊、进步的全新桥梁,把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

彰显大国形象。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走红不仅在国内引爆购买热潮,导致“一墩难求”,也打动了世界各国民众的心,成为海外朋友关注冬奥、感知中国的最新纽带,也激发出了我们强烈的民族自信。从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到冬奥会火种灯“长信宫灯”,再到冬奥奖牌“同心”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让冬奥更加浪漫,冬奥则让中国文化凸显生机与活力。从表达自我到平和展现,转变的背后是中国各方面综合实力的提升。“智能防疫员”机器人、黑科技摄像机、数字沉浸时空仓、奥运赛程全程4K直播……尽显“大国风范”。

传递心灵感动。体育的魅力不仅是竞技,直抵人心的瞬间同样令人回味。开幕式上的经典一幕“一鸽都不能少”让许多人湿了眼眶;谷爱凌赛后安慰痛哭的选手,是对手也是朋友;苏翊鸣坚守梦想,用一股“死磕”的韧劲让国歌奏响;徐梦桃夺冠后身披国旗的呐喊“我是第一吗”穿透了冰冷的夜空,让所有人为之动容;“豆包女孩”珍妮丝·斯皮泰里告诉我们即使是再微小的梦想,也有可能发光的一天。冬奥期间,志愿者们的默默付出、防疫人员的辛苦奉献,同样给北京的寒冬增添了许多温暖。这些充满美好和难忘的时刻,引发人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共鸣,向全世界传递了感动。

当冬奥梦交汇中国梦,“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变成现实。神州大地,热“雪”沸腾。从“我”到“我们”,冬奥会所呈现的是一起向未来,共赴冰雪之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交织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不断加快,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见证北京冬奥会书写和平、友谊、进步的新篇章,奏响“一起向未来”的交响曲。(陈奕宏)

融媒体编辑:潘永勇

责任编辑: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