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


淮安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

——2022年2月23日在淮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淮安市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 刘月进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薛国骏检察长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的五年,是淮安检察发展不平凡的五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检察院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履职尽责、创新进取,办理“四大检察”案件93497件,市检察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称号,荣立省检察院“集体二等功”,有关工作被最高检、省检察院、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74次,在省检察院、市年度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基本实现整体工作和服务大局人民满意度省、市前列“两大目标”。

一、践行能动检察,为大局服务、为发展护航

致力法治营商环境优化。出台《服务重点企业、护航经济发展检察指引书》等文件,成立服务民企专班,设立服务台企工作站。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842人,同比上升40.2%。依法起诉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等103件163人。

强化企业和创新保护。对初次犯罪、情节轻微、完成合规等涉罪民企人员不批捕、不起诉314人。监督清理既不撤案又不移诉的涉企刑事“挂案”153件。起诉侵犯著作权、假冒注册商标等犯罪75件259人,1件案件入选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市检察院被国家版权局表彰为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

助推美丽淮安建设。起诉污染环境、非法捕捞等犯罪309件943人,在全省率先建成增殖放流、补植复绿修复基地。推动成立大运河保护同盟、环洪泽湖生态保护联盟。摸排生态治理线索577件,诉前建议督促整改率99%。“实施生态司法保护行动”被评为全省优秀法治实事项目。

二、树牢为民宗旨,保一方安宁、护幸福生活

圆满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任务。批捕、起诉涉黑恶犯罪1033人,监督侦查机关立案18人、追捕追诉74人。移送“保护伞”线索被查实21条,督促查扣冻结涉案资产7917.3万元,推动出台行业治理意见7件。

主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依法批准逮捕、提起公诉33208人,起诉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暴力刑事犯罪175人。坚持“少捕慎诉慎押”,不批捕2274人、不起诉2753人,检察环节诉前羁押率降至14.6%、全省最低。充分发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利剑”作用,案件适用率达93.1%。1份督促行政机关履职类建议被评为全省十大优秀检察建议。

强化美好生活法律守护。积极投身战“疫”,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等参加一线防控1400余人(次),依法办理妨害防控秩序、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等犯罪33件53人。起诉侵害公民信息犯罪312人。群众信访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回复5892件(次),涉检信访积案化解率全省第一。

三、加强法律监督,促司法公正、守公共利益

刑事诉讼监督持续优化。开展刑拘未提捕未移诉案件监督等专项活动,监督立案253件、撤案884件,纠正漏捕327人、漏诉258人。提出、提请抗诉案件获法院采纳39件。对侦查、审判、刑罚执行活动中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1751件。

民事诉讼监督持续强化。监督民事生效裁判案件306件,较前五年上升60%。监督虚假诉讼案件172件。开展“检促公正”等专项监督23次,对不当保全、违法调解等情形发出检察建议1003件。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终结审查决定907件。

行政诉讼监督持续实化。受理生效行政裁判监督案件108件,办理行政执行活动监督案件152件,较前五年分别上升116%、206%。对行政审判中违反法定期限等情形发出检察建议57件。力促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19件。

公益诉讼检察持续细化。立案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77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015件。针对防渗渠质量不过关、农村水系被污染等开展专项监督,助力乡村振兴。办理行政公益诉前程序案件1007件。市检察院办理了全国首例英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四、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原动力、提升影响力

纵深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完成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精选员额检察官199名。起诉监察机关移送职务犯罪案件321件369人。完成内设机构系统性、重构性改革。深化考评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职权清单、监督制约、业绩评价“三项机制”。

创新完善办案机制模式。深化运用“案-件比”质效评价标准,自行补充侦查案件数量年均增长超50%,延长审查起诉期限、退回补充侦查降幅均超80%,办案周期进一步缩短。联合审判、侦查机关完善相关制度20余项。建立健全案件繁简分流、集中速裁等机制,推动小案快办、繁案精办、类案专办。

用心用情做好未检工作。推动淮安“春风未检”提档升级,办理的于某虐待继女案创下三个全省首例。承办全国未检工作现场会,最高检未检工作白皮书13次提及淮安。两级检察院获得未检工作创新实践基地等国家级荣誉18项、省级荣誉48项。

大力推进智慧检务建设。检务智柜投入使用,网上单轨制办案基本实现。公益诉讼巡回检测站可快速开展水质、土壤等检测,探索建立淮安环境电子地图。智能化办案中心被列为全省检察机关5个集中办案点之一。研发的图像智能分析管理系统获评全国智慧检务创新案例。市检察院获评全省检察机关网信工作先进集体。

五、重抓队伍建设,锤炼硬能力、锻造优作风

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开展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等学习研讨313次。坚持重大事项、重大案件、重要工作及时请示报告。创新开展“融党建”工作,获中宣部《党建》杂志推广介绍。

不断提优专业素能。深入推进学习型、研究型、书香型机关建设,开展各类小课堂培训、比武竞赛等“教学练战”活动836次。组建黑恶势力犯罪、职务犯罪等专业化办案团队16个。4名干警入选最高检专业人才库,27名干警在省级以上业务竞赛中获奖。

强化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三个规定”,记录填报数量居全省前列。出台领导干部“六个带头”强化担当改进作风的意见,入额院领导亲历性办理重大有影响案件463件,检察长列席同级法院审委会153次。

六、接受监督制约,落实严要求、规范用权力

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全面梳理、整改落实审议报告、意见建议326条,28件议案、提案全部办结。向两级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公益诉讼、认罪认罚等93次,定期通报检察工作92次,制度性文件备案审查77件(次)。深入开展代表委员联络月、检察开放日等活动,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调研3317人(次)。

自觉接受履职制约。支持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对违纪违法检察人员立案处理17人。对公安提请复议复核案件、法检认识分歧案件,逐案审查、反向审视、专题剖析,倒逼办案质效提升。选聘特约检察员、人民监督员89人,邀请参加公开听证、庭审观摩等活动900余次。

切实规范司法行为。创设“嵌入式”监督机制,做到放权不放任。实时动态监控办案流程,制度化开展督导检查183次,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3213件(次),及时发现整改各类办案瑕疵436个。依法公开各类法律文书1.2万余份。

过去的五年,是淮安检察勠力同心、砥砺前行的五年,也是矢志突破、勇创佳绩的五年,全市检察机关共有163个集体、185名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表彰,涌现出全国检察机关个人一等功获得者李思雪、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唐昕等一大批典型模范。3件案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96件案件入选省以上典型案例、公告案例等,案例打造工作全国前列、全省第一。

回首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必须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司法,必须始终坚持接受监督制约,必须始终加强检察队伍建设。

2022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之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全市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把保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法治思维,树立强基导向,全面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努力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淮安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作出检察机关应有的贡献。

1.胸怀“国之大者”,将能动检察落得更实。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做好新时代检察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严厉打击影响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宁幸福的犯罪,助力保障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回应民生需求、办好民生小案、打造民生检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检察获得感。

2.聚焦发展大局,将服务保障做得更好。持续贯彻“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理念要求,不断深化“检护发展、至淮则安”品牌打造,通过依法办案、司法救助等,让本地群众安居;通过检护民企、优化营商环境等,让在淮企业家安心;通过落实平等保护,让旅淮人员安全。

3.深耕主责主业,将法律监督做得更优。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为契机,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强化刑事立案、侦查活动和审判活动监督,完善刑事执行监督,精准开展民事、行政诉讼监督,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强化智慧检务建设,加强对内外数据资源的集合统筹、深度分析和服务应用,让科技赋能法律监督。

4.切实从严从紧,将队伍建设抓得更牢。围绕“四个铁一般”目标,坚持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以强作风、重落实、提效能为导向,健全完善激励保障、监督制约等机制,推动检察队伍政治建设、专业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一体推进、整体提升,凝聚起推动淮安检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