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措并举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反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升,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美好家园的追求。因此,必须多措并举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向好,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保障。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参与自觉性。农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其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一要让生态文明意识根植千家万户。利用传统媒体及微信等平台,大力宣传、推广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现实意义。针对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采取他们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如开展下乡走访、文艺汇演等活动,增强农民生态文明意识。二要培育农民生态保护主体意识。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切实让他们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增强农民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三要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倡导和激励农民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行为,开展“生态文明家庭”“环境保护最美志愿者”评选活动,给予农民精神和物质奖励,带动更多人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制度体系的激励与约束作用,释放制度体系的红利,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农村生产生活各方面和全过程,真正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一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建立机构独立、职责独立、程序独立的监管执法机制,清晰定位职权,防止出现推诿扯皮现象,有效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同时,应强化县(区)、镇(街)、村(居)之间环境整治的协同配合,多部门联合严管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向农村偷倒行为,对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要追责到底。二要完善基层管理机制。根据中央提出的“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原则,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农村人口分布及居住特征,组建由县(区)、镇(街)、村(居)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机构,并配备固定或流动的专兼职人员参与农村环境的日常维护。三要树立执法者权威。成立综合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统一指挥、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的综合执法机制;执法者自身也要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法水平。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形成多主体投入机制。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为主、农民自筹的资金来源体系,确保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长效发展。一是政府强化财政支持。政府要根据地方经济情况,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设立环保专项资金,适当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足额配备垃圾收集点、转运车、处理站及村(居)保洁人员,努力消除城乡环境差异。二是吸引企业资金注入。实行差异性税率,对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企业实行降低税负、银行贷款利率等,将是否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设为享受补贴、信贷等优惠政策的前置条件。重点扶持注重减废和循环利用技术的企业,优先安排其申请创新项目、招聘人才及对外交流等。合理利用本地科研院所、高校资源,帮助企业分析现有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机制,有效破解技术瓶颈。三是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导农民发展生态经济。充分发掘农村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生态资源,形成独有的生态竞争优势,真正将生态环境转化为生态效益,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填补资金缺口,形成“产出—投入—再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

科学规划基础建设,确保治理长效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始终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结合本地经济、文化,科学合理规划植被布局、河道修复、村落保护等,确保治理长效性。一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村庄。规划要注重保护现有村落,留得住乡愁;要摒弃生搬硬套、千篇一律,遵循多样化原则,防止出现“千村一面”。村庄有特色、有辨识度,才能增强吸引力,助力乡村旅游发展。二是河道改造兼顾生态调节和审美功能。河道改造要保持原有的弯曲度,减少对原貌的破坏。除必要的堤防、护岸建设外,应尽量减少河道两岸硬化,以便植被生长。两侧河岸种植观赏性树木,设立休息座椅、人工跑道、文明长廊等,打造特色景观河道,满足村民休闲娱乐需求。三是因地制宜种植植被。邀请专业人士根据当地气温、降水和土质等条件,对植被进行综合分析、布局,合理选择树种,确保植被长久生长、协调平衡。(淮阴区委党校:宋婉君  陈熹

融媒体编辑:宋莹莹

责任编辑:高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