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绘好大国粮仓的“春耕底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全国由南向北进入春耕时节。“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春耕进展直接影响着全年粮食生产,各地要确保春耕规模、做好保障服务、坚持科技赋能,为春耕备耕提供有力支撑。

春耕备耕,首在确保春耕规模。有土斯有人,万物土中生。我们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也要狠抓耕地品质提升。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18连丰,保障粮食安全问题的弦却从未松懈。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等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发展和农业生产也面临新挑战。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第一年,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尤为关键。全国春播粮食面积9.4亿亩左右,占全年一半以上,着力落实春播面积,对全年粮食生产至关重要。目前,各地正在不误农时不负春,陆续快马加鞭备战春耕。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我们要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复,全面提升耕地质量,为筑牢大国“金色粮仓”提供坚强支撑。            

春耕备耕,重在做好保障服务。服务好春耕备耕是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的关键。农资是粮食的“粮食”。为了保障春耕备耕,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推动农资稳价保供。山东采用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的方式,压缩流通环节,降低农户支出。吉林省在抗击严峻疫情的同时全力服务春耕,一辆辆满载种、肥的货车通过绿色通道奔驰在乡间,让农资进村入户。面对近期的疫情防控形势,各地不断加强农资供需情况监测调度和调剂调运,鼓励农资企业和经销商开展“点对点”生产、配送,夯实“压舱石”的基础。春耕以来,“田秀才”“土专家”纷纷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民解难题、找方法;多地开展春耕下乡服务,送知识、送实惠,为农民提供更多多样化、精准化服务,保证春耕工作更好开展。

春耕备耕,要在坚持科技赋能。端牢中国饭碗,离不开科技支撑。科技是产量的保障,只有农民从会种到“慧”种,才能为粮食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新技术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藏粮于技”加速成为现实。北斗导航助力平田整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走进农田;无人机进行喷洒作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灌溉、精准施肥推动高精度作业……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已成为春耕新的“打开方式”,正在让传统产业迸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我们要继续激发物联网、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云科技”新动力,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智能化水平,让粮食丰收更有科技底气。

人勤春来早,农事催人忙。我们要从春耕生产这个首要环节做起,绘好大国粮仓的“春耕底图”,就一定能够用辛勤耕耘再迎丰收年,让中国人民的饭碗越端越稳,夯实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强大底气。(李俊峰/文  潘宇/图)

融媒体编辑:曹盈

责任编辑: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