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清江浦区:“红色轻骑兵”活跃在基层

去年以来,清江浦区立足主城区的人才资源优势,组建了由政治素质高、奉献意识强的121人组成的16支红色党史宣讲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红色轻骑兵”。他们身穿红马甲、背着绿挎包,赴机关、入校园、走企业、下社区、去农村、进商圈,在基层一线常态化为基层党员群众提供宣讲服务,肩负起传承红色精神的使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为宣讲队常态化开展党史宣讲提供了遵循。截至目前,宣讲队已宣讲500余场,受众3.6万余人次,为清江浦区全力当好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主力军、实现“淮安当第一、江北争前列”目标,注入红色动能,凝聚磅礴力量。

“要深入挖掘清江浦的红色资源,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当好党史国史宣讲的实践者、参与者,进一步打响清江浦党史国史宣讲品牌。”清江浦区委书记朱海波说。

从零散到集中,根植于基层

“老赵做的党史视频真不错,我每周都等着在微信群里收看。”清浦街道工作人员钱玉莲说。她口中的“老赵”就是清浦街道党史宣讲队队长赵万林。为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避免人员聚集,70多岁的赵万林自学微视频制作技术,收集和制作了大量有关党史的视频。他制作的微视频“建党100周年《百年征程》”,每周一集,每集约5分钟,主题突出,主要在微信群转发,达到了群众不用到现场也能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目前已播放40多集,深受群众欢迎。

像赵万林这样的党史宣讲员都来自基层一线,常年活跃在清江浦区党史宣讲一线。该区整合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支书、老战士等丰富的人才资源,紧紧依托基层党组织,在区级层面成立红色党史宣讲团,织密“镇街都有宣讲队、村居都有宣讲员”的组织网络。他们借助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等“家门口”的丰富红色资源,利用各类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开展宣讲,让党史“飞入寻常百姓家”。

锻造一支过硬的红色队伍,是让“红色轻骑兵”常“红”不衰的基础。清江浦区拨出专项经费,在保障“红色轻骑兵”日常运转的同时,还通过邀请党史专家作专题讲座、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赠阅党史参考用书、撰写学习心得等形式,加强培训,不断提升“红色轻骑兵”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每年还对“红色轻骑兵”队伍进行调整,源源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该区建立健全机制,坚持用系统思维谋划工作,在对宣讲员加强政治培训的基础上,制定了《清江浦区红色党史宣讲“六进”工作方案》,建立完善制订一份年度系统性宣讲计划、每季度组织一场宣讲交流研讨会、每半年开展一次宣讲观摩活动、每年度组织一次“双十佳”评比的“四个一”制度,推动“红色轻骑兵”党史宣讲队常态长效建设。

从单一到多元,活跃在基层

“同学们,知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周总理他们为什么要革命吗?”“没有共产党领导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不怕牺牲、不畏艰难、顽强斗争,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啊……”讲台上,71岁的老党员秦守臻讲得声情并茂;讲台下,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一(2)班的同学们仰着红扑扑的小脸,听得格外入神……

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经济发展一线、项目建设现场,学校社区、街头巷尾……时常能看到“红色轻骑兵”的身影,他们常年活跃在基层一线,穿梭在大街小巷,走到哪里,哪里就闪耀着红色精神的光芒,极大地方便和满足基层党员群众对红色党史的渴求。宣讲员创新党史宣讲方式方法,带领基层党员群众、学校师生走进实境课堂,开展诗歌咏党史、演出学党史等实境宣讲,再现党的光辉历史;依托社区公益放映厅播放红色电影,绘制连环画,帮助群众加深对党史的认识了解;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发布党史微视频、创新开设党史“云”课堂,有效降低疫情影响,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此外,结合“主题党日”活动、远教“固定学习日”,宣讲员们将学习党史纳入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基层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党史修养。

从宣讲到行动,服务为基层

今年春季开学前夕,清江浦实验小学组织学生进行免费核酸检测,不少学生家长在外等候。城南街道党史宣讲队队长吴忠兰知道后,主动来到现场,配合学校把学生家长安排到室内,向家长宣讲党史、宣传防疫知识。“大伙在外等也是等,倒不如让大家走进教室,来听听党史。”吴忠兰说。

“不仅要把党史宣讲好,还要实打实地为群众办实事。”淮海街道党史宣讲员漆耀亭说。他联合社区共建单位组成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党员有100余人。

关心下一代、防疫抗疫、文明城市创建、家事调解……队伍建在基层、课堂设在基层,更要把服务落在基层。围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红色轻骑兵”党史宣讲员学史力行,走在前列。宣讲员吴光明、韩建荣等积极配合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宣讲员毛凤岭、马桂华分别成立“毛爷爷工作室”“马大姐家事调解室”,成为基层治理的好帮手;宣讲员金驹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小红帽捡垃圾”“小黄帽管交通”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红色种子。

融媒体记者:朱月娥 杨丹丹

通讯员:陈华飞 姜长春

融媒体编辑:高尚杰

责任编辑: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