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筑底,铺绘“强富美高”新江苏

最是一年春好处,踏青赏花正当时。四月的江苏大地春光旖旎,蓝天映衬碧水,净土清朗秀丽。一幅幅徐徐展开来的秀美画卷,不仅是美丽中国的江苏缩影,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久久为功的累累硕果。

在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省政府作出关于2021年度全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我省首次以省域为单位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2.5浓度实现“八连降”;国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提高26.5%,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总体保持Ⅱ类;95.2%的点位土壤污染物含量低于风险筛选值……一个个数字,记录了江苏省于十四五开局之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进步与成就。此外,会议表决通过《江苏省洪泽湖保护条例》与《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分别对加强洪泽湖保护作出明确规定,从源头对土壤污染防治作出制度安排,以最严密法治呵护湖泽清水,守护方寸净土。

擦亮蓝天,护生态文明“凌空翱翔”。“蓝天白云,瑰丽霞光,随手一拍就是无需修图的大片”,近年来,江苏空气质量的显著提升标记着大气治理的成效。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推进VOCs治理攻坚,深化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实施精细化扬尘管控,强化生活源治理与移动源污染防治,江苏省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系列行动。通过强化减污降碳协同、臭氧和PM2.5污染防治协同、区域联防联控协同“三大协同”,开展豁免企业培育行动、治气达标示范区创建行动、VOCs排查整治行动“三大行动”,江苏省击楫中流,攻坚克难,使“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美好愿景成为日常写实,成为人民美好生活中“稳稳的幸福”。

保卫碧水,为生态文明“保驾护航”。水何澹澹,构建了江苏自然灵动的生态基底,滋养了无与伦比的水乡文化。近年来,江苏水利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连获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优秀;全省河长履职担当,积极投身碧水攻坚“主战场”,3次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虽然保卫碧水成效显著,但部分地区仍存在水域面积萎缩、水体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对此,《江苏省洪泽湖保护条例》强化规划引领,明确管控范围,坚持保护优先,兼顾合理开发资源;明确加大洪泽湖集水汇水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实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就推进生态修复,恢复河湖功能作系统制度安排。法治正挥舞“指挥棒”,描绘临水而居、亲水戏水的“水韵江苏”。

复原净土,促生态文明“开枝散叶”。与“立竿见影”的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效果相比,土壤污染的治理更需“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定力。监测显示,江苏省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95.2%的点位污染物含量低于风险筛选值,但局部地区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以源头预防为先,突出工业、兼顾农业,从多个方面拓展了源头防控的领域;以“真管用”为导向,围绕土壤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确保百姓“吃得安心”,对于农用地污染防治,突出了耕地的安全利用;围绕群众“住得安心”,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每一份用心,都为共同守护好我们脚下这片朗朗净土。

彼岸不远,奋楫可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努力让青绿色成为美丽江苏最靓丽的标识,成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最鲜明的底色。

原标题:青绿筑底,铺绘“强富美高”新江苏

融媒体编辑:高尚杰

责任编辑:白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