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纾困解难,护航重大产业项目出重拳使硬招

用钱缺,用工缺,这“两缺”问题是企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生产经营中常见的两大堵点、难点。4月17日,江苏印发《关于有效应对疫情新变化新冲击进一步助企纾困的政策措施》。作为淮安落地落细这一政策措施的具体举措,也是全市推动经济稳中有进“1+3+5”工作举措的重头戏,4月28日,淮安市政银企合作支持重大产业项目重点服务业企业融资和政校企合作保障企业用工推介两场对接活动顺利举行,27家银行、担保机构与87家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单位成功签约,融资金额高达325.26亿元;有关高校和人力资源机构为40余家企业提供2300余人用工保障,协议储备600名技能人才,为企业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会上,“重大利好”“强心剂”“101%服务”成为热词。

谭鑫 摄

重大产业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疫情之下,淮安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全力以赴守护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时序表”“进度条”。截至一季度末,全市390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82.0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8.23%,超序时3.23个百分点;已开工项目312个,开工率达80%,全市项目建设起势良好。

金融输“活水” 助企渡难关

4月23日上午,记者在江苏双环齿轮有限公司看到,宽敞明亮的现代化生产车间里,一条条全自动生产线正有条不紊运行,一套套做工精细的齿轮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据了解,该公司今年1—3月份销售额达3.53亿元,同比增长22%。“在当前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公司业绩能稳步增长,与地方银行的金融‘活水’密不可分。”公司财务部长黄圣冠说,今年江苏银行楚州支行支持该公司技改项目1.5亿元贷款资金,将用于新建5条新能源汽车齿轮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增加销售额2亿元,可为公司打开更高端的客户市场。

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今年疫情期间,江苏银行淮安分行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痛点难点,推出金融纾困行动方案“28条”,包括保障存量供给、开辟绿色通道、强化增信支持等措施,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实体企业支持力度。成立以“一把手”行长为组长的服务市重大产业项目领导小组,持续实施“营销一批、申报一批、审批一批、投放一批”的重大产业项目滚动运行模式,加快重大产业项目融资营销方案落地。截至目前,该行已对接2022年全市重大产业项目25个,提供融资合计89.36亿元。

今年以来,淮安市进一步推动全市金融机构造浓“项目为王、环境是金”氛围,积极保障重大产业项目资金需求,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一季度,全市金融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全省第一。全市390个重大产业项目实现融资对接项目158个,占全部项目的40.5%;融资对接金额578.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42.8%。

在全力保障项目资金的同时,各金融机构有序推进资金投放。截至3月末,融资对接资金中,已投放金额95.8亿元、获批待投放金额127.3亿元,已投放和获批待投放金额占比为38.6%。其中,工业项目已投放和获批待投放金额127.1亿元,服务业项目已投放和获批待投放金额91.8亿元,农业项目已投放和获批待投放金额4.2亿元。

破解用工难 全力抓生产

塔吊林立,挖掘机长臂挥舞,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忙碌施工……4月23日,位于洪泽区的台华新材项目厂房建设正有序推进。今年初,总投资120亿元的台华新材项目开工,为了提前储备人力资源,企业计划招聘员工赴公司总部培训。

了解到企业需求后,市、区人社部门齐发力,展开了一系列招聘宣传。从线上的抖音号、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推送,到线下的镇街招聘活动、专场招聘会等,通过多个渠道进行招聘宣传。目前,台华新材已有近200名当地员工在公司总部学习培训,下一步招聘工作正稳步推进中。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今年以来,淮安市人社部门认真落实“稳岗、减负、扩就业”一揽子举措,先后组织重特大项目专场、重点企业专场、台资企业专场等各类招聘265场,引导有用工需求的企业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定期对接,多渠道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累计为企业招送工2.47万人。全面梳理“保就业”新政,兑现各类补贴资金5044.93万元,助力企业稳岗复产。

随着中天钢铁精品钢帘线、台华新材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催生了大量企业用工和人才需求。为进一步满足企业需求,构建服务保障企业用工长效机制,淮安市人社局靠前发力,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摸排全市企业用工缺工情况,研究制定加强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务实举措。3月17日,淮安市出台“极具含金量”的《关于加强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重点突出留人招工和技能培养,打出了一套“加强劳动力资源供需监测”“拓宽招工用工渠道”“促进技能型员工供给”“汇聚用工服务保障合力”的“组合拳”,为全市重特大项目建设、重点企业招用工提供更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同时,淮安市聚焦“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目标,锚定重特大项目、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开设“订单班”“冠名班”,实现“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

上下齐发力 护航不停歇

设立2.43亿元专项引导资金,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和科技创新;设备和信息化投资1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可享受4%至8%补助……3月24日,淮安出台《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的具体实施细则》,聚焦落实财税支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清费减负质效、支持重点行业恢复发展、帮扶外贸企业保市场等八个方面,提出了45条具体政策措施,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提振信心,着力稳定经济增长。

疫情之下,重大产业项目有序高效推进,离不开全流程要素保障。当前,淮安市正创新建立重特大工业项目要素保障机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用地指标、能耗指标、环境容量指标等要素资源,组织开展重特大项目前置评估,以项目评估促进资源配置优化,确保优质项目优先得到保障、顺利落地建设。

上下齐发力,要素保障“应保尽保”,护航淮安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不停歇。数据显示,1-3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增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投资增长38.2%,增幅全省第三;全市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3个产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97.1%。工业应税开票销售同比增长15.8%,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16亿元、增长22.0%。

融媒体记者:张小燕 刘梦

通讯员:许军 刘亚飞

融媒体编辑:管艳

责任编辑: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