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物件会说话,对新时代它们想讲述什么?

每个物件都与时代紧密联系,彼时的它是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品、一件手工器物,亦或是一块庄严的石碑,一幅用心绘就的长卷......它们凝聚了制作者、使用者的思考,更融入了时代的情绪与哲思,成为历史的镜像。步入新时代以来,“新物件”的诞生时刻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苦难辉煌的来时之路,更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为初心使命而奋斗的印记,值得人们一再解读、回味、珍藏。

根据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信办统一联合部署,2022年4月,江苏省文物局、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组织开展“见证新时代——新物件里的江苏故事”主题活动。遴选和展示一批能够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取得重大成就的实物见证。

目前活动已开展近一个月,主办方邮箱收到了百余封来自全省各地的物件信息。打开我苏网搭建的“见证新时代——新物件里的江苏故事”主题活动页面(点击名称,参与活动),物件们正在“娓娓道来”,讲述它们所铭记的时代印迹:

勿忘国耻,国家公祭鼎记述了一个民族铭记过去、珍爱和平的创痛记忆,更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博大胸襟。

冲锋在前,这艘“京电号”小火轮在渡江战役中劈风斩浪,为解放南京立下不朽功勋。

忆苦思甜,历经沧桑的百岁老战士提笔写下满腔热忱,抒发对家国江山真诚的期待和赞颂。

守岛无悔,录音机、啄钩这些物件在新时代戍边人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手里一用就是32年,它们将二人献给祖国海防事业的青春全盘托出。

逆行抗疫,诗歌手稿、手绘文化衫、援鄂抗疫纪念登机牌,这是无锡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总支书记吴小龙的英勇见证,而他本人也是无数奋斗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缩影。

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能够迎难而上,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摆脱艰难困境、走向美好生活。而作为民族图谱的文化,也在新物件的持续创造中迸发活力。

这卷《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穿越”2500年,用浪漫的笔意诉说大运河文化带的丰富蕴藏和建设成就。

一次次为文物拂尘,这套书画修复工具低语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秘密。

通过这一个个新物件,我们聆听了属于新时代的伟大叙事,也在不断创造的过程中,回应着时代的呼唤。同样,在每一个宏大叙事的框架之下,平凡人家的小物件,也在描摹这个时代的剪影。在“晒晒我家的宝物”活动中,网友们纷纷贡献出自家珍藏:

网友鹿鹿家的猪油罐里,曾装着物质匮乏年代里案头的白月光,只要一小勺,就能成为饭菜的点睛之笔,如今,猪油不再抢手,而这碗热量满满的乡愁却无法忘却。

网友Raplee有一只檀木铜笔,他的父母用这支笔考上大学,从农村走向了城市;Raplee用它考上了心仪的学校、专业,从事自己热爱的事情,未来,这支笔将陪伴他的孩子继续前行。

网友小乔的外公在这本泛黄的笔记本里记录了自己奋斗的足迹,他中青年时期辗转多地工作学习,最终带着大家庭扎根南京,结束了漂泊的日子。在外公去世20年后,小乔发现了这本笔记,看到了外公的故事,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在这些物件里,我们见证了中国从山河破碎、百业凋零、人民颠沛流离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为团结统一、前途光明、繁荣昌盛、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大国,也见证了许多家庭、个人一步步走向美好生活。这些新物件诉说着我们未曾亲历的过去,记录着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在,而我们即将创造的未来,也将伴随更多物件的诞生无限延展。

原标题:如果物件会说话,对新时代它们想讲述什么?

融媒体编辑:潘永勇

责任编辑: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