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上奔跑的追梦人——记“江苏最美大学毕业生” 刘镕瑞

近日,省委宣传部授予刘镕瑞等3人“江苏最美大学毕业生”荣誉称号。其中,刘镕瑞为2019届省委组织部名校优生定岗特选计划脱贫攻坚类选调生,现任管仲镇文卫科员、四级主任科员、芮圩村党总支副书记,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盱眙县新长征突击手、盱眙县2020年度“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优秀工作者等荣誉。

西部支教传爱心

2015年,本科毕业即将读研的刘镕瑞积极响应团中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参加了“研究生支教团”,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萃英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

刘镕瑞承担三年级和四年级共8个班的科学课教学任务,积极创办了“放飞梦想·七彩青春”夏令营、“健体优维”素质拓展、“七彩雷锋课”、“我与博士面对面”等特色活动。萃英学校有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情况,他带领团队,赶在大雪封路之前深入牧区和山区家访。汽车无法通行时,他就徒步前进。牧区深处的满目荒凉和贫困学子的家徒四壁深深地震撼着他,于是他积极嫁接渠道、搭建平台,一年里多方筹集了10万余元爱心物资,为30名特教中心的残疾儿童送去过冬物资,解决了13名困难学子整个小学阶段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到他2016年7月结束支教时,江苏社会各界与克什克腾旗萃英学校共建立结对帮扶13对。

扶贫选调显真心

“我种的是晚熟的西瓜,今天刚上市,一上午就卖出4000多斤。”芮圩村西瓜种植户耿国光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种了70多亩西瓜,产量估计在二十万斤左右,这多亏了刘镕瑞啊,他建议我办理小额扶贫免息贷款,还帮我准备好所有材料,亲自带我去银行办理了贷款,我才能办起家庭农场”。

硕士毕业后,刘镕瑞不顾身边人的反对,毅然放弃城市里高薪的央企工作,选择到基层成为一名扶贫选调生。

在乡镇,他总是骑着小电驴进村入户,深入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想方设法地帮助解决问题。

当黄庄村桃园的桃子因为线下销售渠道规模萎缩、订单量下降时,他积极联系同学朋友,帮忙销售了将近一千斤桃子,又和镇里的小伙伴一起通过微信、微博等年轻人关注的媒体推介映霜红桃,带来了千余斤订单。

他挨家挨“船”耐心宣传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详细讲解上岸后的生活便利,成功劝导了51艘住家船125位渔民上岸居住。这些渔民告别了“水上漂”,开启了新生活。

在管仲还有一群特殊的贫困户大学生群体,“他们暑期回乡,除帮助家里劳作外,还有想打工赚取些学杂费的愿望”。为此,刘镕瑞牵头制定暑期大学生公益岗位计划,参与岗位实践的管仲籍“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既可以照顾家庭做些农活,又可以通过帮助镇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获得劳动收入,每天可以得到100元的薪水。“去年有18位大学生参与到我们的公益岗位当中,今年已经有近百位学生报名。”

崔岗村(原叶岗村)退役伤残军人余加兵,年龄60多,家中儿子儿媳靠打零工维持生计,还有两个孙子,余加兵本人伤残,老伴照顾孙子无收入,经刘镕瑞协调帮助余加兵安排了镇内公墓管理员的工作。刘镕瑞积极协助镇民政条线草拟方案,为71名像余加兵这样低收入劳动力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看到低收入农户家庭“有活干、有钱赚”,他心里乐开了花。刘镕瑞常说,90后是有梦想的一代人,他愿意做一个在田野上奔跑的追梦人。

急难险重践初心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因道路管控,刘镕瑞线上参与管仲镇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他累计联系、交办市县重点人头103人,排查县外返乡402人,编撰疫情防控工作简报32期,他撰写的《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累计发放2万余份,他也被大家调侃地称为“大总管”。

2020年7月,淮河1号洪峰来势汹涌,刘镕瑞又当起了“大总管”:505名应急队员的分工、数十万元物资的转运、32台抢险机械和100余班应急车辆的调度、干部群众的一日三餐还有每小时就要报告1次的数据......经过连日奋战,管仲镇境内淮河段无任何险情发生。防汛一线的镜头里鲜有他的身影,寂静的夏夜里却总是亮着他办公室的灯,因为从选择下基层做选调生的那一刻起,他的内心只有奉献,他所做的也只在践行初心。

融媒体记者 姜彩兰

融媒体编辑 潘永勇

通讯员 夏如培 朱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