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老照片里的治淮故事

淮河,曾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是新中国成立后治理的第一条大河。淮安广大干部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持续不断、艰苦卓绝的治淮水利工程建设。淮安市档案馆馆藏着治淮委员会赠予原淮阴地委书记孙振华的治淮照片箱盒,内藏照片45张,反映了1950年至1960年治淮过程中的景象以及水利建设成就。

从“导淮”到“治淮”

地处淮、沂、沭、泗诸水流域的淮阴地区,自黄河夺泗夺淮之日起,就成了著名的“洪水走廊”。

1950年夏,包括淮阴在内的淮河流域遭遇特大洪水,灾情十分惨重。1950年7月20日至9月21日,短短2个月时间里,毛泽东为淮河救灾和治理工作,连续4次密集批示。

后来的研究者发现,毛泽东的4次批示,在表述上有很大的变化:前3次批示,即7月20日、8月5日和8月31日的批示中,或以“导淮工程”或以“导淮计划”或以“导淮”来表示;但在最后一次批示中,毛泽东将“导淮”改成了“治淮”。

“导”“治”一字之差,差在哪里?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高峻在《新中国治水事业的起步(1949-1957)》一书中作了这样的论述:“历代帝王总统都言‘导’,导了几百年也没解决淮河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初便弃‘导’言‘治’,要从根本上解决淮河流域人民延续了800多年的苦难,还淮河人民一条清晏的大河,这充分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951年5月,毛泽东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

千军万马让淮河“翻身”

1951年7月26日,全国第二次治淮会议决定,在苏北开挖灌溉总渠。

苏北灌溉总渠西起洪泽湖,东至扁担港口,横贯淮阴、盐城,全长168公里。它既是淮河排洪入海的出路之一,又是引洪泽湖水灌溉废黄河以南地区及北部地区,兼有排涝、航运、发电等多功能的大型人工河道。

1951年11月2日,来自淮阴、盐城、南通、扬州等专区数十个县的民工,雄赳赳气昂昂开进了苏北灌溉总渠工地。包括淮阴在内的苏北地区是新四军老根据地,这里的老百姓坚决拥护共产党。在他们心里,苏北灌溉总渠是自己的水利,热情高涨。淮安县一个名叫李茂春的农民,本来在上海拉人力车,听说开挖苏北灌溉总渠的消息,把车子一扔,立即赶回来上了工地。

“长城是人修的,总渠是人挑的!我们如今翻了身,也要让淮河翻个身!”民工们喊出气吞山河的口号。在那年的寒冷冬天,苏北人民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奋战80多天,硬是用手挖肩挑车推,在苏北灌溉总渠工地上完成了8000多万立方米的工程任务。

苏北灌溉总渠的开凿,加上三河闸的兴建、洪泽湖大堤的加固、淮阴船闸修复等一批水利工程的建设,淮阴地区在1954年、1957年两次特大洪水面前经受住了考验,结束了“洪水横流、岁岁为患”的历史。

“河网化”的淮阴道路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治淮工程虽缓解了外部的洪水压力,但淮阴大多数农田是实心田,排不出、降不下、挡不住、灌不上,“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多灾局面仍未从根本上改变。

1958年6月,江苏省水利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阶梯“河网化”为中心的全省水利规划。阶梯“河网化”,要求开河成网,河深底平,按照地面高低分片,分级控制。淮阴从阶梯“河网化”和灌区建设开始,实行洪、涝、旱兼治,全面开展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摸索行之有效的治淮之路。

1958年,“河网化”工程在宿迁县双庄和涟水县王集试点。其中,涟水县动员19个公社的2.5万民力,于8月下旬开工,到9月底完成“河网化”试点工程。同年9月,淮阴地委和专署召开全区水利工作扩大会议以后,各县普遍开花,分片进行。1958年秋,灌云县在白蚬公社黄庄大队试点高标准“河网化”。次年春,灌云县修订“河网化”建设规划,并在王集公社试点。1959年冬至1962年冬,灌云县推广王集“河网化”建设经验,使全县农田达到日降雨150-200毫米不设涝标准。1963年,淮阴全面推广灌云县农田水利建设经验。从此,淮阴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道路。 

融媒体记者:刘权

通讯员:李洁 顾文

融媒体编辑:童淮玉

责任编辑:曹盈